亿财配资 A股:严重缩量!行情不对劲,接下来,会盈利明显回调吗
A股成交量创年内新低! 缩量背后藏着什么秘密?亿财配资
最近A股市场出现了一个怪现象:指数没怎么跌,但成交量却断崖式下滑。 4月15日,两市成交额仅剩1.1万亿,比月初缩了1600亿,创下年内最低纪录。 更诡异的是,外资连续三天抄底,内资却疯狂抛售科技股,连中概股反弹都带不动市场情绪。 这到底是主力在憋大招,还是暴风雨前的宁静?
如果你手里拿着中小盘股票,现在可能已经亏麻了——很多票从高点跌了30%,想回本得再涨50%。 但市场偏偏卡在3300点附近,上不去也下不来。 银行、白酒护着指数,科技股却天天阴跌,连量化交易都开始躺平。 这种行情,散户到底该怎么活?
成交量缩到冰点,钱都去哪儿了?
最近市场的成交量就像被冻住了一样。 明明外资在买买买,北向资金三天净流入47亿,但内资却像逃难似的抛售科技股。 计算机板块5天跌了10%,澜起科技、首都在线这些龙头股直接腰斩,抄底的人全被埋了。
资金跑路的原因很简单:4月是业绩暴雷的高发期。 很多科技股去年炒得太高,现在财报一出来,业绩根本撑不住估值。 机构为了不被雷劈,赶紧调仓到银行、有色这些“安全垫”厚的板块。 结果就是科技股越跌越没人买,银行股越涨越没人卖,市场直接冷场。
季度末的流动性紧张更是雪上加霜。 3月底机构要应对考核,只能把赚了钱的股票卖掉保业绩。 这就好比菜市场快收摊时,摊主急着清仓甩卖,买家却等着明天再来捡便宜,成交量能不萎缩吗?
外资抄底VS内资跑路,谁在说谎?
现在市场最分裂的现象,就是外资和内资完全对着干。 北向资金最近专挑跌惨了的股票买,比如宁德时代、贵州茅台这些老白马,三天买了47亿。 但内资却在疯狂甩卖人工智能、半导体,光是澜起科技一家就被砸了15亿。
这种分裂背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逻辑。 外资觉得A股现在便宜,特别是高股息板块,像中国神华股息率超过7%,比存银行划算多了。 但内资被科技股伤透了心——去年追高AI被套,今年追机器人又被套,现在看见带“科技”俩字的股票就想跑。
还有个不能说的秘密:量化资金也在撤退。 以前量化基金每天贡献20%的成交量,现在监管严查异常交易,很多机器人都停机了。 这就好比赌场突然关了一半老虎机,场子立马冷清。
历史总在重演:缩量后必有大行情?亿财配资
回头看A股历史,每次成交量缩到极致,后面都会搞事情。 2024年9月成交额缩到9713亿,结果央行突然降息,10天涨了21%;今年1月成交额跌破万亿,外资立刻抄底,一个月反弹7%。 现在的情况和当时像极了——政策工具箱里还藏着降准降息,就等关键时刻出手。
不过这次有个新变数:美股开始抢戏了。 道指最近5天暴涨4%,把原本打算买A股的钱都吸走了。 再加上美国可能对中国半导体加关税,外资也不敢all in,只能买点银行股压压惊。 这就导致市场出现奇葩现象:上证指数稳如老狗,但三分之二的股票在阴跌。

还有个细节要注意:现在两融余额降到了1.5万亿,说明杠杆资金都撤了。 这些最激进的资金离场,往往意味着市场快到转折点了。 2018年底、2020年3月都是这样,杠杆资金跑光后,大盘反而见底了。
散户生存指南:躺平还是梭哈?
面对这种行情,老股民都知道要控制手痒。 现在全市场4600只股票下跌,乱动就是给主力送人头。 但躺平也有讲究——拿着消费股可以装死,拿着科技股可能就是真死了。
高手现在都在玩“跷跷板战术”:科技股跌到支撑位就买点,涨到压力位就抛掉;同时拿住银行、煤炭这些高股息股票当压舱石。 比如长江电力这种现金奶牛,股价稳稳站在年线上,拿着既能吃股息又能防暴跌。
千万别信什么“最后一跌”。 现在很多分析师说3200点是铁底,但2018年大底跌到2440点才刹车。 散户最好的策略是保留五成仓位,留够现金等恐慌时刻抄底。 记住,在缩量市场里,活得久比赚得快更重要。
政策底VS市场底:谁在等谁?
现在政策工具箱其实没闲着。 3月份政府工作报告刚说要“适时降准降息”,4月MLF操作就净投放了2000亿。 但市场像个叛逆期的孩子,明明给糖吃却偏要哭闹——因为大家真正等的是美联储降息,而这可能要拖到6月。
还有个隐藏利好:国家队还没出手。 去年12月大盘跌破3000点时,汇金公司狂买ETF托市。 现在指数还在3300点,护盘资金肯定不急。 等什么时候两融爆仓盘出来了,神秘资金才会进场捡便宜。
最值得关注的是4月底的政治局会议。 如果会上放出刺激消费、扶持科技的大招,现在缩量就是黄金坑;要是政策不及预期,可能还得再熬两个月。 记住,在A股混,赚的都是政策的钱。
量化交易是敌是友?
最近量化基金被骂惨了,有人说它们是砸盘的元凶。 但数据打脸了:3月份量化产品平均跌了8%,比散户还惨。 其实现在量化和散户是一条绳上的蚂蚱——机器人也被套着,只能做T+0赚点盒饭钱。
真正要小心的是“假量化”。 有些游资打着量化的旗号操纵股价,上午拉涨停吸引跟风盘,下午就砸盘出货。 这种套路在缩量市场里特别毒,因为流动性差,一砸就崩。 最近多只小盘股闪崩,都是这么玩的。
普通散户想对抗量化,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买大盘股。 工商银行这种巨无霸,量化资金根本撬不动,K线走得比老奶奶散步还稳。 记住,在镰刀横行的市场里,活得好的都是“乌龟型”选手。
科技股还有没有春天?
看着美股英伟达又创新高,A股的科技狗们眼泪都要流干了。 但别急,这波科技股暴跌其实是好事——把浑水摸鱼的伪科技公司都洗出去了。 等4月财报雷爆完,真正的硬核科技龙头会浮出水面。
有三个方向值得埋伏:一是AI算力,国家大基金三期重点投这个领域;二是人形机器人,特斯拉Optimus量产在即;三是半导体设备,长江存储最近又拿到大订单。 记住,买科技股要像买菜——等打折时捡便宜,别在涨价时抢购。
还有个冷门机会:港股科技ETF。 最近中概股暴力反弹,但港股还没跟上。 腾讯、美团这些巨头估值不到20倍,比A股同类公司便宜一半。 用沪港通买港股,相当于用五折价买同样的货。
最危险的操作:你以为在抄底,其实在接盘
现在市场上最坑人的话就是“已经跌到位了”。 三一重工从49块跌到17块,你以为到底了? 它还能跌到15块! 在缩量市场里,底下面还有地下室,地下室里还有十八层地狱。
真正安全的抄底要满足三个条件:股价跌到年线附近、成交量缩到高峰期的十分之一、公司还在赚钱。 比如格力电器,现在市盈率不到8倍,每年分红5%,这种票越跌越要买。 而那些亏损的题材股,反弹都是逃命机会。
最蠢的操作就是补仓摊薄成本。 某网友50块买的天齐锂业,跌到30块补仓,结果跌到20块彻底崩溃。 记住亿财配资,亏10%要止损,亏30%必须装死,千万别把炒股变成传家宝。
恒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